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西北大学 | 联系我们 | 登录
 
首页 学会概况 通知公告 学会动态 会员管理 高教前沿 政策法规 资料下载 English
高教前沿
高教前沿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高教前沿

扎根中国大地发展新时代卓越研究生教育
发布时间:[2021-08-27 11:10:18] 阅读次数:[]

作者:吴朝晖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3日 14版)

  研究生教育是应对新型大国博弈和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提供高水平创新的重大使命,同时面临着由大向强、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任务,迫切需要扎根中国大地探索卓越发展之路。

  从世界经验看,研究生教育呈现出育人与创新深度融合、相互滋养的特性,这决定了研究生需要具备学生和学者的双重禀赋,用学者风范、研究意识和创新标准为成才导航。从中国特色看,研究生教育传递着质量导向与需求导向高度叠加、相互促进的要求,这决定了研究生需要坚持“提升自我”与“服务他人”的双重追求,以全球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目标为发展定位。因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卓越发展的关键,在于连接国家发展需求与人才培育供给、贯通教育教学与创新创造、推进体制改革与体系开放。

主动服务国家急需,以超常规布局满足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发挥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学历教育的独特功能,只有加快发展新时代的卓越研究生教育,才能支撑我国更多市场主体抢占产业链高端,才能为更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育的高端供给无法满足国家的多元需求。要解决这一供需矛盾,着力点在于凸显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发展的属性,遵循“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和规模等,分类培养研究生,推动研究生教育实现数量与质量相统一。

  围绕国家发展需求调整培养方向。进一步解决研究生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错位等问题,及时回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技产业变革和知识大融通要求,从区域、产业、学科等不同维度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动态调整机制。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富裕示范区等国家战略,优化研究生培养布局。

  推动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突出学科方向、科研方向与专业方向的一致性,建立健全学科分类发展机制,科学设置与调整学科及专业类别,打造“有进有出”的学科体系,形成综合交叉的一流学科体系。

  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选择办学条件好、培养能力强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先行先试自主确定硕博招生比例,激发研究型大学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

坚定推进科教融合,以高水平创新造就高质量的研究生战略力量

  当前我国面临的诸多“卡脖子”问题,表面上卡的是技术和创新,实质上卡的却是人才。要想补齐这一关键短板,突破点在于整合教学与创新资源,协同教育与科研过程,将前沿的创新优势转化为鲜活的研究生教育特色,将急切的研究生教育需求传递给一线的创新攻关,形成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双向流动、全程贯通的局面,让研究生在科教协同、产教互融中卓越成长。

  打造以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与教育教学为内核的研究生育人体系。激发学科育人功能,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学科会聚融合和交叉培养的实践,使创新方向与学科战略领域相契合。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让研究生在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规范和伦理道德等方面成为表率。

  将创新作为衡量研究生素养的核心要求。聚焦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培养。围绕原始创新,引导研究生寻找从无到有的新方向,勇闯学术创新“无人区”,攻克“卡脖子”问题。建立健全研究生参与国家实验室、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的机制,创造条件让研究生尽快成为国家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生力军。

  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让现代产业、创新型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专业+行业(产业)”双导师制度,推动校企共建高水平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全链条的创业服务支持研究生开展产教融合,打造研究生创业教育体系。试点推进核心技术紧缺研究生专项自主培养计划,在关键领域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以现代化治理破解深层次的研究生教育难题

  研究生教育不仅关乎立德树人、科研创新,也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联。当前制约研究生教育卓越发展的因素表现为与教育质量提升密切相关的培养模式改革及体系开放等问题。要想消除这一障碍,其连接点在于构建现代化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现代化治理效能,在开放发展中提升研究生的全球竞争力,进而形成匹配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模式。

  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招生资源向重大科研创新、关键学科领域倾斜。畅通分流选择机制,完善资格考试和年度考核制度,制定“以研究生为本”和“质量优先”相结合的分流方案,尊重学生志趣,给予学生学术生涯规划权与选择权。推进统筹选拔,逐步扩大直博生比例,允许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通过“申请—考核”继续研究学习。实施硕博贯通培养,试点推进博士长学制学习方式。

  营造支持研究生教育的优质环境。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完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优化政府主导、培养单位统筹、社会广泛参与的资助体系,加大对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研究生的资助力度。破除“五唯”评价方式,围绕研究生培养成效、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等要素,完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健全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强化导师岗位管理,落实全过程培养责任。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扎根中国大地发展新时代卓越研究生教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吴朝晖,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Design & Support  技术支持:新势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