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西北大学 | 联系我们 | 登录
 
首页 学会概况 通知公告 学会动态 会员管理 高教前沿 政策法规 资料下载 English
高教前沿
高教前沿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高教前沿

现代大学书院兴起的意义与挑战——基于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08-23 09:57:46] 阅读次数:[]

何毅,刘海峰

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内涵式发展”,2015年我国启动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2018年6月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等教育要实现“四个回归”。这些举措的目标直接指向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最终落脚于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本科教育涉及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但是教育组织模式的变革同样值得关注。现代大学书院是近些年逐渐兴起的一种本科教育组织模式。从2005年至今我国内地已有百余所现代大学书院。有学者甚至认为现代大学书院作为“新世纪以来对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探索成为亚洲高校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广泛讨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当下,从组织模式的视角对大学书院进行探讨颇为必要也颇有价值。

一、当前本科教育的若干主要组织模式

(一)欧美高校

1.美国的文理学院模式。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文理学院是指授予文理领域的学士学位超过50%的本科类独立院校,是一种与“大学”处于同等地位甚至受到美国精英阶层追捧的重要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早期美国的高等院校都是依照文理学院的理念创办的。文理学院普遍奉行通识教育的理念,关注本科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教养、有文化的人。文理学院一般具有院校规模小、小班授课、住宿制、师资丰富并且以教学为主等特点。由于文理学院具有一流的本科教学,因此,很多美国学生甚至放弃哈佛大学或耶鲁大学等常青藤盟校到威廉姆斯学院、卫斯理学院、艾姆赫斯特学院等一流文理学院学习。

2.英国古典大学的住宿学院模式。住宿学院制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长期坚守的教育组织模式,住宿学院制以及在住宿学院制基础上形成的诸多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直接铸就了英国本科教育的辉煌。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住宿学院的生成路径具有自发内生性。从发展历史看,住宿学院早于大学成立,最早的住宿学院已经拥有800多年的历史;从组织形式看,住宿学院是大学的基本构成单位,大学遵循联邦制原则,也就是在大学这个核心的行政管理组织中,住宿学院等作为分散的治理单位组成一个群团;从职能权限看,住宿学院具有高度的自治权,早期的住宿学院都是一种被赠予的机构,具有自己的建筑、独立的招生政策和独立的学生资助渠道,甚至开设自己的课程。直到19世纪,住宿学院还被看成是“私立”的机构;从社会影响看,在19世纪之前,作为内部管理机制的住宿学院制对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及英国高等教育体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德国大学的研究所模式。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之初即倡导通过科研进行教育,认为“教授不仅仅是教师,更是学者和研究人员,大学应以学术自由和重视科学研究为特征”。由此,以讲座制为核心的研究所成为德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最基层的学术组织。通常,研究所聘请讲座教授负责研究所学术和行政双重事务,讲座教授之下再聘任副教授和编外讲师,形成围绕讲座教授开展学术活动的基层组织机构。这种“分层化”结构模式很好地保障了教授在所属学科内拥有高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力,对德国大学迅速崛起为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德国大学以传统的讲座制度为主导形成的初级学术人员对讲座教授的过度依赖,也造成大学内部学术职位地位的严重不平等以及学术资源的寡头垄断和学科发展的自我封闭,森严的等级制不利于大学内部的团结,加速了学术人员的外流。

4.美国的哈佛大学模式。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同时也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代表,其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典型性。1636年马萨诸塞殖民地议会通过创办剑桥学院(哈佛大学的前身)的决议,其目的是为新英格兰地区的年轻人提供博雅教育,同时进行严格的宗教训练。1780年,马萨诸塞州议会批准哈佛学院改称“大学”,但是哈佛学院并未消失而是负责本科生的管理,成为哈佛大学的一个内部组成部分。从1782年开始,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专业学院陆续在哈佛大学建立。1872年,文理研究生院在哈佛大学建立。目前,哈佛大学设有文理学院和专业学院两大类机构,其中文理学院下设哈佛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其他则为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承担研究生教育及科研的专业学院。所有的本科生由哈佛学院统一管理,哈佛学院是文理学院的一部分。

(二)我国内地高校

1.传统的学院制模式。我国现行的大学学院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组织模式。总体而言,我国的学院制是以学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教育单位,这种组织模式具有浓厚的苏联高等教育的色彩。当前,大学学院的设置有多种类型,包括以一级学科或学科群组建学院、按照产业或行业需求组建学院、大学与地方合作组建学院等,但是总体上是“校-院-系-教研室”的四级或“校-院-系”三级或“校-院”两级的模式,以按照一级学科或学科群组建学院最为普遍。

2.大学书院制模式。自2005年复旦大学启动书院制改革以来,西安交通大学、汕头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南方科技大学等都在积极探索书院这种以宿舍为载体的教育组织模式变革并各有创新。据统计,截至2017年3月,我国内地有37家大学建立114所书院。当前,实施书院制改革的试点院校还在不断扩容。书院制模式的通常做法是按照学生住宿的地理分布对居住在生活社区的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每个进入书院的学生,既属于书院也属于专业学院,其专业学习由学院负责,而第二课堂教育则由书院负责。通过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一种育人模式,各高校的书院制教育特色各异、功能各异,尚未形成一种具有较强推广性的基本模式,但是书院都是在保留专业院系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对其职能进行调整而产生的新的组织机构。因各学校的制度设计差异,这些机构有些与专业学院平行,有些隶属于专业学院或职能部处,有的是实体性机构,有的是虚体性组织。

3.本科生院模式。本科生院模式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芝加哥大学首先采用。在我国,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分别于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建立本科生院,2012年9月,复旦大学在原来复旦学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本科生院。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依托原来成立的8所住宿书院成立本科生院,继书院制之后在本科教育组织模式方面迈出新的改革步伐。本科生院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专业学院的教育组织,新生进校后进入本科生院学习和生活,开展大类培养和通识教育,探索构建本科教育教学新体系。有学者认为本科生院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空’去学生专业身份束缚以促进通识学习和通识教育、组织跨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促进大学内部分工水平的发展而提高教育和科研效率”。这种优势被认为在本质上是一流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中国由苏联式专业教育组织模式向更先进的教育组织模式转变中的一种选择。本科生院的建立是本科生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但是发展中也面临跨大类招生培养与传统院系专业培养不协调、组织运行与管理体制不顺畅、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不完善等一些现实问题。

4.荣誉学院模式。2000年5月,浙江大学成立对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竺可桢学院。2001 年,北京大学启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元培计划”,2007 年在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基础上成立元培学院。2015年,厦门大学成立博伊特勒书院,致力于打造生物细胞研究领域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特区”。此外,清华大学2014年建立新雅书院,被外界认为是中国大学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重大举措。以上这些书院普遍规模不大、学生经过层层选拔、开展通识教育的课程训练,笔者将这类着眼于精英人才培养的学院称之为荣誉学院。具有类似性质的书院还有苏州大学的敬文书院、江苏师范大学的敬文书院、西安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学院等。

除以上几种比较典型的教育组织模式之外,有些学校采取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模式的组合,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加书院。2005年9月,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下设4个住宿书院,负责一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开始探索建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2012年9月,复旦大学组建整合教务、招生、现代教育技术等职能的新的复旦学院,并将原来实体性新生书院改为虚体性本科一贯制书院。复旦学院下设书院管理办公室,通过搭建平台促进跨学科和师生交流,学生的教务管理和学生工作则由相关院系负责,改变了原来复旦学院全面负责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培养,同时教务管理和学生工作由复旦学院统一负责的模式。

二、书院制教育组织模式兴起的意义

从我国传统的学院制到大学书院制、本科生院及荣誉学院,教育组织模式的创新反映出深刻的高等教育变革。尤其是其中数量最多、类型最为多样的大学书院在当前各个类型、层次的高校广泛建立,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创新的热情和活力。总体来看,书院制教育组织模式的兴起具有如下意义。

1.尝试系统解决当前本科人才培养的积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科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面对未来竞争和国家需要,本科教育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明显不足。集中表现在:①人才培养目标的异化。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高校、家庭以及个人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其最终呈现于学生。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把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能否就业以及就业的质量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甚至是“指挥棒”。一旦人才培养目标异化为就业,上大学成为实现就业目标的敲门砖,专业学习就异化为拿学分的利益交换,严重危害了大学的学习生态。②人才培养过程的脱化。人才培养质量有赖于人才培养过程,同时又通过人才培养过程检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脱化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脱化为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脱化为教材计划、教材教学脱化为考点掌握”。人才培养过程将复杂生动的人才培养工作变成类似流水线上的产品生产,既影响了知识体系的系统学习,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严重危害了大学的教学生态。③人才培养手段的简化。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递知识,还包括人格养成、人际互动、批判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人才培养的手段就包括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自我互动等。人才培养手段的简化表现为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外,各种非正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自我互动严重不足,教师在课堂之外与学生交流不足,教室之外的场所远未成为育人阵地。在育人理念上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严重割裂,在育人途径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严重分离,在育人主体上教师言传教书与身教育人严重脱节。

大学书院制试图打破传统的对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修修补补的变革,从组织架构上重新设计与专业学院相互配合和相互适应的新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其本质上是要打破育人的地理空间、打通育人的单一途径、创新育人的多元形式,通过教育组织的变革打造全域育人环境,从而为人才培养服务。

2.试图摆脱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高度模仿苏联教育模式,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的改革。高校办学首先直接对接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学校按照招生专业目录制定招生计划,学生入学后被分到相应的院系接受专业教育。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的组织架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在原有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更强调“通”与“专”的结合,尤其是1995年开始的素质教育较大地扭转了过于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但是在强化专业教育方面,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相对于苏联过度强调专业化和集权化的高等教育模式,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更为注重通识人才的培养,其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

近年来,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得到认可。从传统的苏联模式注重本科生的专业培养,到美国模式注重通才培养,很多高校都在探索各种各样的教学组织模式或课程设置模式。在众多通识教育的组织模式中,实行书院制改革的路径更具有制度变革的意义。因为书院制教育大多遵循“全人教育”的理念,注重通过第二课堂的非形式化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为学生创设一个全面成才的空间和环境,改变了传统的通识教育模式将通识教育作为一个知识体系进行灌输,忽视通识教育应当具有的实践形式和实施载体的做法。书院制教育通过书院这个育人空间,把通识教育的目标、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赋予通识教育更加有效的形式,是值得探索的通识教育制度创新。

3.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竞争需要的人才。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内涵式发展”“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2018年6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之本,高等教育要回归常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呼之欲出。

面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人才质量标准、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功能的变化,要从根本上改变“实用主义、专业主义至上”的高等教育现状,高等教育制度建设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就成为必然。相对于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的变革更加值得期待。探索适应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以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才需求为出发点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不仅重要而且迫切。因此,大学书院制改革被普遍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大学制度变革,书院教育旨在为高等教育改革寻求更匹配的组织管理架构探索道路,这也是书院制被普遍看好的原因所在。

三、书院制组织模式变革面临的挑战

1.对书院顶层设计理念的挑战。探讨大学书院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回到书院制改革的原点,需要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书院制改革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还是外部需要?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还是工作创新?是一种学生管理模式还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对这些问题还没有形成定论。有学者认为,“书院制学生教育模式与人才成长规律具有内在一致性,有利于规避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不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有学者认为,“本科生按照专业院系还是寄宿制管理是两种互斥的逻辑。”显然,两种观点存在一定的对立。

笔者认为,当前的书院制教育更多地还是来自外部形势的需要,是未来本科教育模式的一种路径选择。因此,大学书院制教育既不能彻底放弃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学院-系科”的专业化设置模式,又不能完全照搬美式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过度倚重。书院制能否成为本科教育的最优路径,取决于书院制的功能实现程度和保障体制的健全程度。如果一定要在专业学院和书院之间找到平衡,则需要将书院功能进一步做实做强,赋予其导师聘任、教师考核、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等更多的教育教学功能,还要赋予其独立于行政部处与专业学院平行的内部治理权限,同时还要为其文化环境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要形成独具特色的书院文化和育人理念,这些正是现代大学书院运行应该具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对传统学生管理体制的挑战。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是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书院制在本质上是具有鲜明学生教育管理特征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因此,讨论书院制组织模式的变革无法回避其对现有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冲击。

书院制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将原来科层制下的集权式管理变为松散型的互助式服务,在书院文化认同、组织机构整合,集体活动开展等方面带来系列改变。首先,书院制改革涉及到管理理念的变化。书院制改革坚持全面育人的理念,引导各学院、各书院、各有关职能部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便捷有效的教育引导与服务,全面参与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实践,这对传统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管理轻服务、重制度建设轻人文关怀的管理主义倾向是一个重大改变。其次,书院制改革涉及管理体制的变化。书院制管理模式下,传统的“校-院-系-班”的管理层级逐步向“校-书院-宿舍”的管理层级转变,管理的终端直接指向学生宿舍这个最基本单位。这套管理体系不是以正式的组织形式存在,而且书院没有严格的垂直式的层级关系,由此管理层级的扁平化和管理重心下移化的趋势比较明显。这对我们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思路都将产生影响。最后,书院制改革涉及工作运行的变化。书院制管理模式下,传统的“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被扁平化、网格化的管理服务所取代。随着学院与书院之间、书院与后勤之间、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增多,不同工作内容的交叉融合增多,工作信息的双向反馈增多,传统的以纵向形式进行的行政命令的传达、工作任务的分配越来越少,而代之以越来越多的双向反馈和多元沟通。

3.对专业导师育人投入的挑战。导师被认为是书院的“灵魂”。导师制通常与住宿制相提并论,共同构成西方住宿学院的基础。英国教育哲学家艾里克·阿什比在评价导师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时认为“牛津和剑桥都自命为学生家长的代理人”。Brian Harrison教授曾将英国大学导师制的作用总结为“导师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学生品格的塑成、兴趣的培养,以及智力生活习惯的养成”。西方住宿学院在形成的过程中,导师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4.我国当前的书院制尽管也有导师的参与,但是其人员构成主要以学生教育管理人员为主,专任导师缺乏、学术大师缺乏;在工作方式上,少有住宿学院能够要求导师与学生共同生活,随时解答学生的学业难题。再加上目前科研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使得导师即使热心于导师工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即使是书院制改革启动较早的学校,其导师也没有做到与学生经常性的交流,甚至导师在构成上仍然以辅导员队伍为主。

当前,导师时间、精力投入不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导师制的成功源于两校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还得益于学校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哈佛大学在20世纪建设学舍系统时也曾尝试效仿剑桥大学的导师制做法,但没有取得成功,哈佛大学的导师实际上被研究生组成的辅导员(tutor)队伍所取代。事实上,即使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导师制的运行也面临存与废的争议。其主要压力来自日益扩大的生师比以及导师科研考核的压力,还有就是导师制带来的运行成本的增大。从现有高校不断突破的生师比看,有没有足够数量的优秀教师担任导师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5.对书院资源保障能力的挑战。书院作为育人的机构,已经超越了单纯住宿的功能,日益成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书院的资源保障能力制约着书院育人目标的实现。

书院的资源保障能力首先体现在硬件条件上。西方的住宿学院制教育是比较“昂贵”的教育。住宿学院除为学生提供住宿功能之外,还要在学院里为学生提供阅读、休闲、交流,甚至娱乐的空间,学院在物力和财力上投入都比较大。住宿学院制通常还要和导师制相配套。欧美高校的住宿学院要为高级导师在学院里提供居住的场所,为了确保师生交流的有效性,导师面对的学生数量不能太多,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导师。此外,为了保持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住宿学院的招生规模通常不大。美国大学的住宿学院尽管在大学成立之后陆续建立,但是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富豪校友往往投入巨大的财力建设住宿学院系统,以保障学生在住宿学院生活的多元功能需求。

比起欧美高校高起点规划建设的住宿学院,我国当前的大学书院绝大多数是在现有学生宿舍区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大部分书院仅有学生住宿的功能,部分书院在满足学生住宿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宿舍改建、扩建等,增设了少部分学习、休闲、娱乐设施。书院的住宿条件不高、功能性场所不足以及缺乏导师工作的财力保障等,是制约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从学生对书院的期待看,丰富完善的功能活动设施是学生对书院产生参与感和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从比较成熟的住宿学院看,其为学生提供的资源空间应当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当然除硬件保障条件之外,教师资源的保障更为关键,师生互动是教育的核心内容。

四、书院制改革回应组织模式变革挑战的思考

1.建立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破解书院育人能力不足的难题。西方大学的住宿学院制,通常体现为以住宿学院为模本的学生和教师共同构成的小型学习社区,它以学生宿舍的形式出现,但是又具有一般宿舍所不具备的系统的组织机构和相对全面的育人功能。在住宿学院里,导师是来自各专业系科的学者专家,他们负责学生的学业咨询和生活指导,是学生最为亲近的老师。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大学书院制改革中,学术工作和育人工作被人为分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从制度设计看,剥离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学院将专心于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授,转接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大学书院则将致力于学生课外教育辅导。这种职能分割对构建完整系统的育人体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离开了学术性支撑的大学书院和缺乏学术背景的学生管理师资能否有能力真正承担起学生的教育引导重任?

目前,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尚没有固定答案而且还存在一些认识分歧。以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发展比较成熟的美国为例,在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体系中,学术性工作与事务性工作先后经历了融合、分离、再融合的趋势。学生事务性工作越来越具有学术性,也越来越与学术性工作相融合。美国大学的学生事务指导与服务工作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反之,在欧洲的高校,特别是实行住宿学院制的古典大学,事务性工作和学术性工作的界限却相对清晰,但是它们也能够比较好地处理好二者在育人上的关系。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事务性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化水平和深厚的学术素养,能够对学生的发展给予职业化的指导;二是导师大量参与学生事务性工作,成为专职事务性人员之外参与育人工作的重要补充。

现代大学日益复杂,学术性工作与行政性工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大学正由“学术共同体”向“行政-学术共同体”转变,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学生工作制度体系要更多地体现学术性的要求,主动适应行政事务性工作与学术性工作的界限逐步模糊的趋势。因此,在导师制未能大范围铺开并真正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能力突出、热爱学生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弥补书院育人短板的必要举措。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学生指导与发展队伍、建立扁平化的学生工作组织、实现矩阵式的学生管理架构来应对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挑战是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2.理顺学院和书院的权力边界,破解双院协同育人的难题。书院和学院的分工合作是书院制教育模式下长期存在的难题。在现行的书院制改革中,对学生群体而言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书院这一管理的主体,对专业学院而言则是管理资源分散和管理手段弱化,从而在面对同一个学生群体时在事实上变成了书院和学院的双重或者说“二元”管理。理论上讲,书院应为完成大学教育目标承担自己的一部分职责,这是书院和专业学院构成学生管理“二元制”权力运行体系的基础。基于这一前提,在“二元制”学生管理运行体系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本应朝向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书院以学生为本,专业学院以学科为本”的目标或者说“让学生既感受到大学校的气魄,也感受到小学院的亲密”。但是事实上,从专业学院的学术、行政一体的“一元制”管理到现行的“二元制”管理,传统模式下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运行体系、职能分工、工作机制等具有的长期的潜在影响始终未能有效消除。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意识和相对成熟的运行体系,在改革不够彻底、边界不够清晰、分工不甚明确的情况下,书院的出现使管理主体增多、管理层级增加,专业学院和书院的关系陷入僵持甚至对立的困局。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体系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主义”的惯性思维还未完全破除,学生工作整体还处于类似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阶段中“管理为主”或“管理与服务并存”的阶段,亟待向“学生指导与发展”阶段转型。二是传统的专业学院具有强大的组织运行基础,特别是很多高校的书院没有将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完全从专业学院剥离,出于管理的惯性,资源争夺和利益争取就变得不可避免。因此,当前书院制下学生管理出现的“二元”困局,在一定程度上是专业学院集权管理惯性和大学书院权力资源不足之间博弈的一种体现。

面对“二元”制学生管理权力模式冲突,破局的关键是进一步厘清专业学院的职能边界。学术性系科以知识学习为重,将与学术、学业、学科无关或关联度不甚紧密的传统学生事务功能从专业学院彻底剥离,摆脱学生管理工作,专心于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授,致力于提升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横向性书院以生活学习为重,以人的素质、能力提升为导向,专注于学生成长与课外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自由、个性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专业学院和书院按照各自的目标功能和运行逻辑自主发展。

3.纠正科研为主的教师考核导向,破解导师潜心育人的难题。正是导师制的存在才确保了牛津和剑桥住宿学院制的正统地位,成为世界各国本科教育竞相效仿的楷模。从我国大学住宿学院制改革的原始动因看,教师在教书之外育人功能弱化,学生信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至上”,全面的成人成才教育缺乏是改革的重要诱因。

诚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问题”是影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突出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之一。当前,教师评价指标体现立德树人的成效不够,政策机制聚焦人才培养不够,迫切需要把“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教师考核评价导向转变为把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育人工作的投入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新时期,育人质量的提高尤其有赖于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书院制教育而言,导师的重要性更加毋庸置疑。无论是西方住宿学院师生之间“喷烟式”的熏陶还是我国古代书院师生的“从游”传统,其师生关系都建立在人格感召和学问吸引的基础之上。稳定有效的书院运行需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德才兼备、构成多元的导师队伍,特别是要建设一支由学识深厚、师德高尚、热心育人的专任教师担任的高素质导师队伍,确保导师制不会变成学生管理的制度,真正发挥导师在课堂教学之外从事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4.加快书院建设的理论研究,破解书院继承创新的难题。今天的高校书院制建设出现3个明显的趋势:①书院建设越来越受关注;②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书院制付诸实践,但是目前很少见到地方或政府出台关于书院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或规范性文件;③各个书院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呈现分众化发展的态势。因此,面对这样一个态势,开展书院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要站在高等教育模式变革甚至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视野来看待这一新生事物。要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各具特色的书院制改革实践。

未来我国大学书院是否有机会发展,能否可持续发展,受到发展理念、资源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制约,尤其是大学的顶层设计者其价值观念直接决定着书院的发展走向与实际成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个大学具有不同的历史传统、现实校情、社会需求,书院的理念自然存在差异,书院教育自然存在不同模式,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我国的大学书院制作为新生事物,虽然是一个探索的方向,但是还未形成高度的共识和共同的规范,需要我们书院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推进并不断完善。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6期第80-86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Design & Support  技术支持:新势力网络